【看】参观上海邮政博物馆有感

  魔都絮语参观上海邮政博物馆有感作者齐子林 原创 齐子林 上海老底子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参观

  上海邮政博物馆

  有感

  齐子林

  最我和一位朋友一起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位于苏州河畔四川路桥北面的上海邮政博物馆。它的前身是上海市邮政总局。建于1922年。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它是上海著名的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至今仍有魅力。

  这幢大楼以前我曾经过两三次,是为了取还是寄往海外的邮件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这幢大楼的气派和美至今仍记忆犹新。相当震撼。

  一走进高大的大门就是两边有弧形的楼梯,大理石铺就的地面和台阶,顶上有一座欧式的大吊灯。这种建筑式样和气势,让人一进去就被震住了,不敢大声喧哗。

  真正办事是在二楼,很宽敞。有一格一格的窗口。类似于外滩银行的格局。人不是太多。办事很认真。效率也很高。仅此而已。在我的心目它太神圣了,没有事是不敢去轻易打扰它的。

  没想到现在它更冷落,变成了一个邮政博物馆。参观的人也是寥寥可数的。不是那种热门的抢手的展览馆。

  博物馆一进门有新第一任邮电部部长朱学范的塑像和事迹介绍。这个名字我听说过。他是民革命委员会的成员,是一位有资历的革命家了。对新的邮电事业是有杰出贡献的人物。应该把他放在第一位。

  接着展厅里还介绍了自古以的邮政事业发展的历史和过程。我们家古时候就有信使,担负着传递信息的使命。

  要知道古代交通不发达,全靠人骑马,靠驿站,一站一站地交接下去。

  杜甫不是有首诗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吗?在战火连绵疲于奔命的日子里,能收到一封家信是多么不容易。

  苏坡一生坎坷,被贬三次,黄州,惠州,儋州,他与自己亲爱的弟弟子由和朋友们的感情联络和交往不也是全靠信使传递信息吗?

  所以邮政的使命和作用太大了。太了不起了。我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信使,这个社会将如何维系下去。

  至于唐玄宗为了讨好杨贵妃,从数千里之外的粤地让专差骑马奔驶,马不停蹄地为她送珍贵的荔枝,让她尝鲜,博她一笑,则是特快专递。现在我们普通人都能享受到了。

  博物馆还介绍了各个家的邮政和邮票。也挺有意思的。那又可以有许多有趣的话题可以展开。

  我时候每天都能看到邮递员最早叫邮差穿着一身绿颜色的工作服,骑着一辆绿色的自行车,在弄堂里穿穿去。非常羡慕。他她骑行的本事很大。办事的效率也很高。能够同时兼顾。一面投放报纸或信件,一面大声地叫喊,号,敲图章,有汇款单或挂号信。一般都是汇款单比较多。动作非常麻利。办完事,他又骑上车飞快地往下一家奔去了。

  在等候录取通知单时,邮递员更是吃香。望眼欲穿。在拿到等候已久的录取通知单时,人们的激动心情是可想而知的。而那时候的邻里关系十分密切,一家有喜讯,大家都会分享。

  偶而弄堂里会开摩托车,那是送电报的。很显眼,很招摇。一般都是接站的,或报告添丁的,也有报丧的。但以喜事为多。寥寥几个字,惜字如金,因为每个字都是要算钱的。我记得是三分钱一个字。连地址也算钱。长治路,多了一个字,就要多花三分钱。所以很多单位都有电报挂号。省不少钱。

  我到安徽合肥上大学后,书信更显得重要。那是我与亲友保持联系的唯一通道。每个班都设专人负责去取信,每天一次。拿到信,那是最开心的事情。我记得刚进大学第一个月,我收到了四十八封信。大丰收啊。开心极了。其当然有我最期盼的信。真难忘啊。

  一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书信仍然是人们交往的主要手段。电话是后的事。没想到社会发展这么神速。人们的通讯方式已经完全改变了。不仅不用写信了,而且可以随时视频聊天,语音聊天。书信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邮局的业几乎已经完全被替代。汇款根本不用去邮局,连银行都不用去了。直接在手机上就能实现。

  寄包裹,也不用去邮局了。直接在手机上下个单,快递公司就会派人上门取,直接送到对方的家里,费用还很便宜。

  鸣谢齐子林先生赐稿分享!

  原标题魔都絮语参观上海邮政博物馆有感作者齐子林

  阅读原文